相關政策的出臺,為醫藥企業跨省區設立合規的GSP分倉提供了法律依據,進而促進醫藥冷鏈物流網絡體系的建設。然而,要構建全國性的醫藥冷鏈物流網絡多倉協同體系并非易事,仍需跨域多重障礙。
7月20日,山東省藥監局印發的《山東省醫療器械多倉協同經營監督管理辦法》正式予以實施。
醫藥冷鏈物流短板
我國冷鏈物流起步較晚,相關基礎設施極不完善。根據中冷聯盟每年統計發布的《全國冷鏈物流企業分布》數據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冷庫保有量達到5224萬噸,具有法人企業的冷藏車保有量達到143649輛,年均增長率超過了10%,且保持穩定增長。但從人均保有量看,冷庫僅為0.037噸/人,冷藏車為每萬人配有1輛;而美國2019年的冷庫容量為 1.03 億噸,預計到2022年達到1.07億噸,人均保有量將達到0.48噸/人;美國冷藏車保有量2019年達到25.41萬輛,平均每千人配有1輛冷藏車,綜合增長率維持穩定水平。
就醫藥冷鏈物流而言,我國醫藥冷鏈物流費用規模在2021年約為220億元人民幣,增速為24.58%,位居全球前列。尤其是隨著近年來疫苗接種率和接種深度的提升,我國醫藥冷鏈物流市場品種結構也變化明顯:在我國醫藥冷鏈物流品種結構中,疫苗占比約為13.07%,其他生物制品占比約為41.61%,這意味著高敏感性溫控產品占比達到55%。
藥物流網絡的服務功能,發展多層次的藥品供應鏈物流網絡”。此外,還要加快農村藥品流通網絡建設。以縣域為中心、鄉鎮為重點、村為基礎,繼續加快農村藥品供應網絡建設。逐步完善縣鄉村三級藥品配送體系,支持藥品流通企業與第三方物流、郵政、快遞等進行市場化合作,參與城鄉藥品流通的第三方企業要嚴格執行《藥品管理法》、《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對于藥品儲存、運輸等環節的有關規定。
商務部的文件還提出要求,要加快發展現代醫藥物流,加強智能化、自動化物流技術和智能裝備的升級應用。推進區域一體化物流的協調發展,探索省內外分倉建設和多倉運營。鼓勵第三方醫藥物流發展,推動藥品冷鏈物流規范發展,構建便捷、高效、安全的現代醫藥物流體系。推動建設一批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和產品信息可追溯的現代中藥材物流基地,培育一批符合中藥材現代化物流體系標準的初加工倉儲物流中心。
但需要看到的是,我國有14000余家醫藥商業批發企業,醫療企業為2.75萬家,進入百強的醫藥流通企業門檻僅為12億元人民幣左右,意味著大量的中小藥企參與到醫藥物流的供應鏈過程中,醫藥冷鏈物流從廠家到用藥終端將經歷多個物流環節。參與物流過程的企業越多,就越無法保證儲運過程的合規性,百姓的用藥健康存在極大的隱患。
多倉協同助力醫藥冷鏈物流
2021年,商務部頒布文件明確鼓勵加強農村藥品物流體系建設,完善縣鄉村三級藥品配送體系,也支持“加快發展現代醫藥物流,加強智能化、自動化物流技術和智能裝備的升級應用。”同時,因為疫情影響,我國醫藥電商業務尤其是B2B、B2C電商業務得以快速發展,其年交易規模已經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而O2O業務也在快速增長中。根據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預測,我國醫藥電商業務的年總銷售規模不出三年將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
與傳統業務不同的是,醫藥電商業務的特點是品類非常多、訂單金額小、拆零化非常嚴重,并且對配送的及時性要求越來越高。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受托調研顯示,我國醫藥電商B2C業務的平均訂單金額不超過80元,平均訂單行數不到2行,并且城市O2O業務的增速明顯。在電商業務的沖擊下,傳統醫療機構的采購訂單也呈現出小批量、多批次、訂單碎片化的趨勢。尤其是醫藥冷鏈產品的發貨、配送,在確保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提高智慧物流技術的運用比例,才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時確保其儲運過程的合規、快捷。
令人欣喜的是,在國家藥監局頒布的《藥品經營和使用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明確了藥品經營企業可以跨省轄區設置倉庫,這就為醫藥企業跨省區設立合規的GSP分倉提供了法律依據。一旦允許企業跨省區設立醫藥分倉,就意味著我國醫藥冷鏈物流網絡能夠擁有充足的分倉節點,則長距離的儲運過程就有了保障。
但是,我國只有4家頭部藥企基本建立了覆蓋全國大多數省區的醫藥物流體系,其內部軟件系統僅僅在金融財務、業務ERP層面實現初步打通;醫藥物流體系還不能做到全國數字信息共享、訂單流轉、數據追溯。同時,對于我國現有的400多家現代醫藥物流企業而言,其現代化也僅僅停留在企業倉儲作業的自動化和內部信息的初步共享層面,更談不上在全國建立醫藥冷鏈物流網絡體系。
應該看到,我國醫藥物流網絡中心的“信息孤島”現象是普遍的,物流中心之前的管理與服務水平也是不統一的。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藥商業分會從2018年開始籌劃建設全國醫藥物流云倉網絡,2020年開始建設醫藥物資應急配送體系,2021年啟動了全國醫藥物流云倉多倉協同建設工作,其核心目的就是通過信息化平臺手段將不同現代醫藥物流企業的倉庫WMS軟件對接起來,實現在協會建設的醫藥物流云倉網絡內數字信息共享、跨區域物流訂單一鍵轉接、訂單信息全網可追溯等效果,進而將物流信息與供應鏈金融業務結合起來,解決參與企業的三方物流業務開發、固定資產盤活和訂單融資等需求。
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這種由專業的行業協會牽頭、具體企業以項目合作形式參與的多倉協同體系建設工作,將有效推動我國醫藥冷鏈物流網絡體系的建設,會比較貼近市場的需求。
醫藥冷鏈物流多倉協同路徑
根據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藥商業分會的實踐,要構建全國性的醫藥冷鏈物流網絡多倉協同體系,非常不容易。
根據以往經驗,首先第一步需要將各家的WMS倉儲系統與多倉協同平臺軟件系統進行接口對接:由于各家使用的軟件品牌不同,底層架構與技術路徑不同,而且各家對此項工作的認知和支持力度也不一樣,因此接入平臺系統的進度和面臨的困難也差異非常大。很多企業在系統對接這一環節就被淘汰掉。
同時,許多企業僅抱著觀望的態度參與這一工作,系統對接后也不真正使用,導致多倉協同平臺系統上流轉的業務數據不夠,沒有體現出經濟效益來。而有的企業物流中心雖然具有現代化的設施設備,但其本身并沒有專業提供對外三方物流服務的團隊,其物流管理與運營水平較低,沒有服務意識,很難做好對三方物流客戶的服務。
結合此前的工作經驗,多倉協同推進工作的第一步應該是對接各地物流分倉的倉儲軟件系統;第二步是組織志同道合的藥企,將物流中心從原醫藥公司體系內剝離出來,在“產權不變、人員不變、業務不變”的三大原則下,組建成立輕資產的、以醫藥物流運營為主營業務的平臺型公司,將內部業務市場化、外部服務內部化:原醫藥公司的儲運業務為該公司的基本存量業務,同時承接各類醫藥三方物流增量業務,實現醫藥物流平臺公司的經營效益。
該醫藥物流運營平臺公司的主要任務,就是利用股東的原有存量業務和倉庫,迅速建立起遍布全國絕大部分省份的倉儲物流體系,具體的業務交由各地分倉子公司進行運營;總公司負責對接全網業務即承接全國層面的工業藥企、電商藥企的業務和進行數據管理、質量管控,開發適合企業的供應鏈金融產品。
筆者認為,這一模式在當下市場環境下只要操作得當,是有可能在三年左右發展成為擁有遍布全國醫藥物流網絡的專業醫藥物流企業,而且屆時可以在品種有序營銷、供應鏈金融、數據挖掘等多方面產生更大的價值,有可能快速資本化。
應該講,柔性化的醫藥物流中心才能適應未來需求高度碎片化的趨勢,而多倉協同模式才能滿足醫藥冷鏈物資快速跨省終端配送的需求,這在未來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目前,頭部藥企和行業領先藥企已經在快速推進醫藥物流網絡“多倉協同”工作,很多民營藥企還在觀望。實際上,在當下的醫藥供應鏈態勢和環境下,醫藥流通領域的競爭已經是產業鏈和產業鏈之間的競爭,地方民營藥企的傳統優勢正受到越來越強的沖擊,如果再不發生改變將面臨生存困難,也很難再做大。
在筆者看來,構建全國性的屬于民營藥企的醫藥物流網絡“多倉協同”體系,將是未來部分區域藥企還能生存和繼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助力我國醫藥冷鏈物流體系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
(作者職務為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藥商業分會秘書長)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