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深度推進供熱系統重構。禁止新建和擴建燃氣獨立供暖系統,堅持可再生能源供熱優先原則,推動供熱系統能源低碳轉型替代,有序開展地熱及再生水源熱泵替代燃氣供暖行動,全面布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熱。并提到,加大財政資金對低碳技術和項目的支持力度,逐步削減對燃氣供暖等化石能源消費的政策補貼,加強對光伏發電、地熱及熱泵等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政策支持。
《安徽省建筑節能降碳行動計劃的通知》提到,鼓勵采用空氣能熱泵替代燃氣鍋爐、電鍋爐。
而此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提到,推動開展新建公共建筑全面電氣化,到2030年電氣化比例達到20%。推廣熱泵熱水器、高效電爐灶等替代燃氣產品。
《天津市“十四五”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方案》同樣提到,鼓勵實施供暖系統電氣化改造,因地制宜采用空氣源、地源熱泵等清潔用能設備替代燃油、燃氣鍋爐。
國管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印發的《深入開展公共機構綠色低碳引領行動促進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到,實施供暖系統電氣化改造,結合清煤降氮鍋爐改造,鼓勵因地制宜采用空氣源、水源、地源熱泵及電鍋爐等清潔用能設備替代燃煤、燃油、燃氣鍋爐。
相對燃氣鍋爐等來說,熱泵供暖系統在各類供暖能源系統中每供1GJ的熱量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最少,是實現碳中和的有效方式,而且從能源安全及我國能源政策方面來說,熱泵也將成為供熱領域最受關注的技術之一。
首先,天然氣價格持續走高,且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高
近幾年,國際天然氣價格大幅攀升屢創歷史記錄。2021年世界主要經濟體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刺激經濟復蘇,疊加天氣的影響,極大地拉動了天然氣需求。由于天然氣供應增長相對滯后,歐洲本土氣田減產,造成國際主要市場價格持續大幅攀升。國際價格的大幅波動,也給我國帶來不利影響。中國是全球最大天然氣進口國,但是國際與國內天然氣價格不并軌,進口資源價格相對高于國內氣價,“亞洲溢價”的問題明顯。
圖片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由于天然氣消費快速增長,國內產量增速稍慢,新增市場需求主要依靠進口滿足,造成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高。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天然氣進口量達12136萬噸 (折合1687億立方米),同比增加1970萬噸(折合27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 19.9%;其中,LNG進口7893萬噸(折合1097億立方米),占總進口量的65%, 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一。同時,根據能源局預測,2025年天然氣產量為2300億立方米以上,2040年產量可穩定在3000億立方米。由此推測,2025 年天然氣進口量超過2000億立方米,較 2020 年需增加超 600億立方米的進口量。
其次,國際局勢復雜,對我國天然氣進口安全形成威脅
隨著烏克蘭局勢的升級,國際能源市場大幅波動。能源領域高度依賴俄羅斯的歐洲,在烏克蘭危機之前就已飽受能源短缺和價格上漲之苦。在復雜的國際局勢下,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加劇了能源供應安全層面的挑戰。從政治風險層面來講,我國天然氣進口過于依賴少數幾個進口國家,除此之外,目前我國管道氣主要來源于中亞國家,而中亞地區長期經受地區恐怖主義的威脅侵擾,加上極端天氣等因素,都給我國天然氣進口安全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市場風險層面,天然氣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這無疑加大了我國天然氣進口安全風險。此外,我國對LNG 的價格缺乏控制能力,缺少天然氣定價話語權將會對我國天然氣進口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資源風險層面。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是對我國天然氣進口安全風險影響最大的指標。我國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較高,不僅是工商業部門傾向于使用天然氣來發展經濟,其他部門甚至家庭也逐漸傾向于使用天然氣來代替煤氣等,來滿足日常生活需要,雖然這響應了國家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但也加大了我國天然氣進口安全風險。
此外,電氣化是我國能源中長期發展的主要方向
2016年國家能源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推進電能替代的指導意見》以來,我國在居民采暖、工農業生產制造、交通運輸等諸多領域采取以電代煤、以電代油、農村電氣化等多種方式推進電能替代工作。
2017年國家能源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委聯合印發《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以來,北方地區清潔電采暖覆蓋率明顯提升,截至2020年底,我國北方農村地區實施“煤改電”清潔取暖戶數達到1063萬戶,重點地區的農村清潔取暖率達到71%。
國家能源局印發的《2022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特別點明了發電量和輸電量,表明我國能源發展的大趨勢是能源的電氣化。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需要更快節奏、更大力度地推進用能電氣化,尤其是供熱領域電氣化,熱泵供熱是提升供熱電氣化水平最現實的技術。縱觀全球熱泵市場正在持續增長,將是未來增長最快的供熱技術,也是各國支撐節能減碳的關鍵技術。目前,熱泵滿足著全球將近5%的供熱需求。2019年,全球近2000萬家庭購買了熱泵,而2010年購買熱泵的家庭數量僅為140萬。在歐洲,熱泵的銷售量在短短兩年內增長了25% ,其中空氣源熱泵的銷量較高。在德國等國家,新建建筑中熱泵供熱面積已持續超過燃氣供熱面積。根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50年全球實現“凈零”排放情景下,到2030年、2050年,熱泵占供暖需求的份額將分別達20%、55% ,安裝的熱泵數量將分別達6億臺、1億臺。目前,我國熱泵產業發展規模和應用面積位居世界首位,尤其是空氣源熱泵市場應用規模已超過全球的一半,已從跟隨者變成了引領者。
結語:在能源危機、能源供應、能源高價的現實情況及“碳中和”目標下,我國將加快低碳轉型的步伐,提升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隨著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尤其《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明確提到逐步削減對燃氣供暖等化石能源消費的政策補貼,釋放出積極信號,熱泵發展也將再迎新高。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